“茅台院士”落选了,赵丽颖离婚了,茅台涨至3500了
发布时间:2023-04-06 14:22:37
茅台就是茅台,连“女院士”落选的时间点,都要与登上热搜的明星夫妻赵丽颖、冯绍峰离婚放在一起。

巧合的是,这一天,娱乐圈顶流赵丽颖与冯绍峰官宣离婚。

相比于“丽粉”们的集体欢呼:“颖宝终于离了”,早就注定结果的“茅台院士”事件,却变得出奇的平静,没有波澜,更没有浪花。而飞天茅台的市场价又双叒叕涨到了3500元/瓶。

看来茅台真不需要“院士”,而“院士”真需要茅台,就如赵丽颖真不需要风流成性的冯绍峰,而冯绍峰需要“小花”赵丽颖一样。

这样的闹剧,还会有多少?

“茅台院士”,本质上是对茅台故事的膜拜?

网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,说酿酒就像磨豆腐,干干净净的清淡口味是清香型白酒,把这块豆腐进行发酵,做成豆腐乳,就成了浓香型白酒,而再加几道工序,做成臭豆腐,就变成了茅台味的酱香型白酒。

臭豆腐、豆腐乳、豆腐本质并没有任何差别,只是重口味还是轻口味的选择罢了。

所以说酱香型高贵,浓香型、清香型低贱,从理论层面上讲是行不通的。

但从讲故事的角度就会不一样,比如茅台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怒摔酒瓶子的插曲,让茅台变得神秘而神奇,比如季克良老先生大力普及的喝茅台抗肝癌知识,让茅台变得不仅仅是一瓶酒,而变成了长生不老的神药,比如把茅台冠以国酒的高贵身份,让其变成权力与地位的象征,等等。

可见,茅台总工程师被推荐院士候选人,肯定不是被推荐人的本意,而是为了确保故事的延续性,要不一飞冲天的茅台,就会如断了线的风筝,在空中飘荡不定,最终在高空中跌落。

就如靠绯闻,靠出位博眼球的演艺圈明星,如果没有桃色艳闻,又何来流量,让“戏子们”登上高位,受到年轻大众的顶礼膜拜。

没了故事的茅台,为何又双叒叕爆涨?

业内有一句经典的话语:谁以茅台的案例,来讲白酒的品牌塑造,谁就是在耍流氓。

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茅台,而茅台早已不是一瓶酒,早已成为了一个金融工具,一个货币。

而茅台也根本不能用现代经济学就能够解释得清楚,唯有经典的政治学,才能有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。

理解了这样的逻辑,就会清楚,为何茅台院士落选,依旧不影响茅台继续飞天的原因。

因为已站上身份认同高点的茅台,“茅台院士”其实只是锦上添花之举,只是贵州科协为跪舔茅台、跪舔金钱,而搞出来的一出画蛇添足的剧本。

如今,这出轰轰烈烈的大戏,终于落下帷幕,而对白酒行业的思考与影响,却并不会由此拉下帷幕。

而白酒业的鄙视链,也将会越拉越长,直至最后捆住每一位从业者,甚至被新一代消费者抛弃。

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讲,茅台院士事件,害的不仅是茅台自身的形象,也害了整个白酒业的形象。

可以预见,未来,大唱感谢的茅台的“茅粉们”,也会掉转枪口,向这出砸了整个行业饭碗的神剧“开枪”。

而这也是“戏子离婚上搜索,英雄牺牲无人睬”的社会弊病的由来,说句良心话,赵丽颖和冯绍峰两个“戏子”离个婚,关P民P事,弄得个天都要蹋下来似的,还衍生出什么看透婚姻、看透爱情的闹剧,就更加可笑,这何止是社会道德的败坏。

而茅台院士的落选,又关人何事?主要是茅台院士衍生出的白酒形象问题,却真的成了长远的百年之计的大事,而不是茅台还是涨了的理由,就可以掩盖其对行业的伤害的。

没有冯绍峰的赵丽颖会好,没有“茅台院士”的茅台呢?

日子很长,过去很好,愿未来更好。@赵丽颖@冯绍峰

作为明星,没有彼此的羁绊,赵丽颖还会是赵丽颖,冯绍峰也还会是冯绍峰。

可是没有“茅台院士”的茅台呢?

应该说,只要不受国家政策的影响,茅台还会是高不可攀的茅台。

但是随着酱香酒的日益全国化,以及品类的不断细化,未来茅台的高贵形象,被无情鞭打,甚至被打破的风险,也正在**增加。

由此可见,堡垒总是在内部被攻破,只要茅台能够坚守质量,坚守初心,保持辉煌是可能的,可如果听任一个个编出来的谎言和故事泛滥,听任“茅台院士”继续祸害茅台,那么,神坛上的茅台,也会如曾经在神坛上的汾酒和五粮液一样,望着曾经的小弟的追赶步伐,而无可奈何花落去。让我们拭目以待!